close

孩子們在進行小提琴練習,金色搖籃全面發展的教育理念也包含孩子藝術素質的培養。新京報記者 王遠征 攝
  學校名片
  金色搖籃教育集團創辦於1995年,專業從事嬰幼兒潛能開發的理論研究與教學實踐。創始人程躍博士為中國兒童心理學博士創辦嬰幼園的“第一人”,被譽為“中國學歷最高的孩子王”。如今,金色搖籃現已成為集嬰幼園、小學、早教連鎖加盟、嬰幼兒網絡教育、教育產品開發於一體的綜合性教育機構,下轄金色搖籃潛能開發嬰幼園、金色搖籃全程實驗小學、七彩寶屋、七彩搖籃網、童學館、金色搖籃培訓學校、中加教育交流中心、白羊水灣人文山莊等分支機構。
  ■ 走進課堂
  小提琴是必修課
  時間:12月23日下午
  地點:金色搖籃慧忠園
  所聽課目:“表象訓練”課、小提琴課
  “請小朋友們仔細觀察,給聖誕老人拍個小照片吧”。老師出示一張畫著聖誕老人側影的圖片,讓大一班的小朋友們仔細看、有意識去記憶。在經過老師幾次的睜眼呈現和閉眼浮現的引導之後,小朋友們在紙上畫出了可愛的聖誕老人。老師對小朋友們的畫給予肯定、鼓勵並帶著孩子們進行更細緻的觀察,孩子們通過不斷地反覆識記,對錶象細節的地方記憶再現,加上他們扎實的繪畫功底,終於畫出了一張張線條流暢的聖誕老人。這節課正是金色搖籃幼兒園特色的“表象訓練”課。
  表象是想象力材料和內容的積累,創造力的源泉,也是右腦有待開發的最大潛能。程躍博士根據心理學和腦科學的原理,開發了一套旨在提高兒童表象能力,培養孩子註意力、觀察力、記憶力、想象力的表象訓練軟件,大大提高學習的效率。
  金色搖籃慧忠園吳園長告訴記者,“表象訓練”課從嬰班就已開始,會貫穿幼兒園整個教育階段,“嬰班主要是圖形拼擺的表象訓練,拼擺出簡單的植物、動物、海洋生物、昆蟲、人物、日常生活用品等,小班孩子的表象訓練從圖形拼擺過渡到繪畫表象,主要接觸的是簡單的植物、動物、海洋生物、昆蟲、生活用品。中班孩子更多地會接觸到由多種圖形組成的物體,到大班則更複雜。而孩子們經過一段時間的繪畫練習,大腦中積累了豐富的表象圖庫,在幼兒自由繪畫時能做到自由重組,創作。”
  “表象訓練”課之後是小提琴練習。金色搖籃全面發展的教育理念也包含孩子藝術素質的培養,在金色搖籃幼兒園,小提琴是必修課,因為臨近聖誕節,當天練習的內容是《送別》和《鈴兒響叮噹》。在老師的引導下,大班的孩子指法流暢、弓法正確,已經把這兩首曲子拉得很有感覺了。孩子們當眾表演也非常自信。
  更讓記者好奇的是,在搬椅子到牆邊坐等著老師發小提琴的這幾分鐘里,小朋友們竟在齊聲吟誦唐詩。吳園長笑著說,這是金色搖籃的“微型課程”,約一到三分鐘,最長不過五分鐘。由於孩子的註意力時間較短,金色搖籃課程設計利用一些邊角時間、過渡時間、等待時間,讓老師帶孩子們一起唱一首歌、做一個游戲、朗誦一首詩、打一個節奏,這也讓孩子學會節約時間。
  ■ 校園對話
  給孩子發揮潛能的機會
  ●程躍博士,著名兒童發展專家,潛能發展心理學說創始人,北京金色搖籃教育集團董事長、總裁
  Q:金色搖籃更多強調了潛能開發,而不像其他幼兒園多以雙語、藝術、蒙氏等為特色?
  程躍:在金色搖籃的辦學過程中,我們堅持基礎發展要超越特色發展。幼兒階段是在打基礎。這個階段,基礎發展、全面發展是我們關註的重點。而不是關註所謂的特色,因而導致孩子出現機構性失衡發展。打個比方,對嬰兒來說,母乳是最基礎、最好的食物,不必因為是四川孩子就給加點辣,上海寶寶就加點糖。
  傳統的差異心理學的觀點認為,人的能力天生存在差異,先天的差異決定了後天的表現差異。而在潛能發展心理學體系下,我們認為,在早期要抓住全面發展的機會,促進孩子綜合素質的全面提升,孩子在幼兒園時期、小學階段的可塑性很強,這時教育的首要任務是開發並培養孩子的多元發展潛能,培養更廣泛的興趣。
  Q:傳統教育觀念都提倡“因材施教”,你為何反其道提出了“因教育才”?
  程躍:現在普遍倡導的“因材施教”存在一些弊端,最終導致了淘汰選拔的教育體制出現兩極分化現象。想促進早期兒童的多元發展,必須強調“因教育才”,以完整結構的方式走在發展的前面,去培養廣泛的興趣、多方面的愛好。比如,一棵大樹長成了,拿它做樹雕,只能根據木材的情況而定,但如果面對的是小樹苗,我們應該做的是精心培育,他們都有可能長成參天大樹。培養孩子的過程不是淘汰選拔的過程,我們要認為所有的孩子都有發展的潛能,在好的環境下都能成長起來,這就是“因教育才”。
  Q:具體到幼兒園的日常教學,“因教育才”的理念會怎麼落實?
  程躍:兒童是多元的,沒有表達出來的興趣和愛好往往會被家長所忽視,如果我們再不去關註,就會徹底放棄孩子在某些方面的發展。所以我們強調,尊重兒童不僅要尊重他們已經表現出來的興趣愛好,更重要的,是尊重他們全面發展的權利,要關註那些沒有形成興趣愛好的方方面面。
  孩子後天的差異主要是由於教育和環境的差異造成的,只要孩子經歷早期的良好教育,每個人都會非常優秀。而幼兒園要提供的就是能讓孩子全面發展的環境和發揮潛能的機會。
  核心觀點
  孔子因材施教的理念,影響了中國幾千年,但後人對此進行了過分解讀。當年孔子門下弟子三千,但都是成人,孔子看到了這些人的差異已經無法更改,才提出了揚長避短,因材施教的概念。而我們的孩子,明明是有機會共同發展的,為什麼要變成發展機會不同的人?
  ——程躍
  本版採寫/新京報記者 繆晨霞 實習生 楊書源  (原標題:要“因教育才”不要“因材施教”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js36jsxgf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